新闻当前位置: >新闻

一针一线绣繁荣【500期】

2018-08-16

█36年前,长沙县湘绣厂绣制的《百鸟朝凤》,获全国工艺美术品第二届百花奖金杯。

█今年,中国首部湘绣电影《国礼》上映,由唐国强、杜鹃出演,湘绣文化大放异彩。


电影《国礼》中,女主人公田如玉正在绣制《斯大林绣像》

        一架绣绷,一双巧手,一身素衣。绣娘穿针引线,以针为笔,以线寄情,气定神闲,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在丝与线的起落穿插中,串起了湖湘文化的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县在湘绣传承中经历了繁华,也曾陷入迷茫期。虽然历经沧桑,但湘绣的光芒并没有被掩盖,反而在千帆过尽之后,变得更加楚楚动人和魅力四射。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活态传承。


文化自强:

长沙县湘绣厂产值高,绣品艳压群芳惊四座

       “我们获奖了,我们获奖了!”1982年2月,长沙县湘绣厂内一片沸腾。从北京传来消息,该厂绣制的《百鸟朝凤》绣品,获轻工业部全国工艺美术品“第二届工艺美术百花奖”的金杯。全国第一,沉甸甸的荣耀。

        在一片欢呼声中,《百鸟朝凤》的绣娘彭若君眼泛泪光。这幅作品,她一针一线绣了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彭若君4岁随母亲学刺绣,父亲彭贡华是湘绣界“四大质检大师”之一。对于湘绣的作画、配线、刺绣、验收、制版、整理、装裱等七大门类,彭若君无一不精通。

        1976年,凭着父母传承的湘绣技艺和自己超群的才艺,彭若君在全省近三万多名绣工考核中脱颖而出,“农转非”特招进入长沙县湘绣厂。在厂里,彭若君结识了同样出生于湘绣世家的曾应明。曾应明作画写字,彭若君配线刺绣,一来二往,两人情愫暗生,组建了家庭,在厂里传为佳话。

       “《百鸟朝凤》这幅作品构图精细,每一只鸟都形态不同。”曾应明教记者赏析,作品画面以凤凰为中心,百鸟群聚于凤凰周围,或翔或栖,或鸣或舞,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同时,百鸟朝凤也有祖国统一、人民团结、共同繁荣进步的美好寓意。

       “诗画书绣印是湘绣五元素,每一个部分都极具艺术性。”曾应明介绍,1982年版的《百鸟朝凤》由长沙县湘绣厂请来全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应修到厂里作画,再由彭若君来刺绣,“那时候,县湘绣厂的名声大着哩。”

        名声大到什么程度?曾任长沙县湘绣厂厂长的罗国斌给记者列了一组数据。1957年,湘绣被套批量出口苏联,该厂成为湖南省第一批为国家赚取外汇的生产企业。截至1975年,长沙县湘绣厂已拥有近3万名农村刺绣艺人、500多名固定职工,年产值1200万元,年利润达100多万元,产值占全省湘绣总产值的70%。1986年,长沙县湘绣厂光是配线班人数便达28人,截至目前,全国刺绣行业还没有一家企业有如此庞大的专业配线规模。

1982年2月,长沙县湘绣厂绣制的《百鸟朝凤》绣品,获轻工业部全国工艺美术品第二届百花奖金奖。


文化亲民:

个体户遍地开花,湘绣飞入寻常百姓家

        “长沙县湘绣厂倒闭了!”1995年8月16日,对长沙县湘绣厂来说,是犹如晴天霹雳的一天。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后期管理混乱等多种原因,这个在湘绣行业创造过无数荣誉与第一的企业,逐渐没落,破产关门。

        而另一边,离开湘绣厂的曾应明在长沙县安沙镇创建的湖南龙腾工艺服饰有限公司,却发展得如火如荼。2间房子、4个人,公司生产的产品远销欧、美、日等15个国家和地区。湘绣披肩轰动西班牙、湘绣旗袍勇闯日本、湘绣坐垫风靡土耳其、10万双绣花鞋杀进米兰……在1995年这一年,龙腾公司便赚了整整60万元,其中80%的利润来自日用湘绣。

        “湘绣如果只是作为工艺品,始终是高高在上,受众肯定有限。湘绣想涅槃重生,就要散入民间。”在曾应明看来,龙腾公司之所以发展快发展好,就是因为观念的突破。除了专注于湘绣的工艺品传统定位,还应将湘绣应用于服装、鞋、帽、箱包、围巾、靠垫和床上用品,让湘绣“飞入寻常百姓家”。

         像龙腾公司这样的个体工商户,在上世纪90年代在长沙县遍地开花。原长沙县湘绣厂的绣娘徐向荣,于1993年创办长沙紫金湘绣有限公司。绣娘出身的她专业水准高,带领着20多个姐妹,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品牌。1997年,长沙骄阳湘绣厂在开慧镇注册成立,经过20年的努力,探索“公司+农户”的发展路子,安排农村贫困户妇女和留守妇女就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近千万元。

         随着产品供不应求,湘绣个体户也迫切地感受到,要从单兵作战转成报团发展。2003年,曾应明开始筹建湖南湘绣城。湖南湘绣城由老湘绣城、金霞湘绣城、星沙湘绣城三大板块组成,集聚众多湘绣企业,拥有着寿山亭、锦云公馆、芙蓉坊等百年老字号。

         走进占地300亩的湖南湘绣城,绣坊街、农耕坊、湘绣街,一街一特色;金霞绣庄、顺龙昌、绣城八景,一店一品牌……目前,湖南湘绣城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刺绣生产基地,集绣品、服装布匹生产批发、仓储物流、旅游观光和对外贸易于一体。

绣现在运用于服装、床上用品等,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化自信:

周边产品开枝散叶,代代相传续芳华

      “中国首部湘绣电影上映了!”2018年5月,湖南湘绣城出品的湘绣电影《国礼》上映。著名演员唐国强饰演毛泽东,杜鹃扮演女一号田如玉,讲述了一段尘封多年的湘绣历史。

       1949年初夏,毛泽东决定访问苏联,打算用一幅斯大林大元帅像作为一号国礼。剧中主人公田如玉绣制了一号国礼,特派专员周乐安来湖南接送礼品,以“湘绣针谱”为密电码,成功完成了组织交付的任务,并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要发展湘绣、传播湘绣文化,就需要把湘绣的故事给更多年轻人看,电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湖南湘绣城总经理曾应明介绍,《国礼》已入选2018年全民国防教育万映计划,在中国和澳洲上映,下一步还将完成更多关于湘绣的电影、电视剧和歌舞片。

        湘绣靠文化传播,也要靠人才传承。面对湘绣传承的困境,曾应明也身体力行,将女儿曾理培养成了湘绣城的继承人。目前,湖南湘绣城在澳大利亚开设了一家分公司,由曾理打理。湘绣城内除了老师傅,也聚集了不少年轻的绣娘,出生于1998年的邓晓林便是其中一个。

       “刺绣需要静心,我从小就喜欢安静,做这份工作很开心,也很得心应手。”邓晓林一边用针线挑着刺绣,一边告诉记者。去年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来到了湘绣城,当起了一名绣娘。从她手中出去的绣品,大的卖到数万元,小的刺绣丝巾卖到千元,与同龄人相比,邓晓林收入颇丰。2018年上半年,湘绣城出口额已达1000万美元,今年年底将力争达到2000万美元。

        长沙县的湘绣,正成为一张文化名片,向外界传播湖湘文化。湖南湘绣城连续5年被中宣部、商务部、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产业出口重点企业”。 长沙骄阳湘绣厂在长沙县委县委、县政府与科右中旗的对口帮扶中,对科右中旗3248名绣工提供初级班和高级班的培训课程,其中建档立卡户1797户,帮助困难户就业的同时,也帮助当地企业提升了生产工艺技术。目前,在杨开慧纪念馆三楼,长沙县还特别设立了蒙绣产品专馆,将蒙绣和湘绣相互结合,让文化艺术深度融合。

                          【来源:星沙时报】

《星沙时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