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当前位置: >媒体报道

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撸起袖子加油干 四位嘉宾走进“两会新闻会客室”现场迸发智慧火花

2017-01-06


 昨日,唐建新、徐海、谢进、曾理(从左一至右二)四位嘉宾应邀走进长沙晚报“两会新闻会客室”,围绕“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主题各抒己见。长沙晚报记者 黄启晴 摄

 

本期嘉宾
  谢 进 市人大代表,天心区委副书记、区长
  唐建新 长沙高铁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徐 海 市人大代表,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中南大学湖南文象环保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曾 理 市政协委员,市侨联副主席、湖南金霞湘绣有限公司董事长
  长沙晚报记者 李静 谭琳静  
  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把长沙发展推向新的更高起点。昨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文浩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是引领长沙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必须实干为本,精准发力,锲而不舍,逐步将目标变为现实,努力把愿景变成实景。
  昨日,本报“两会新闻会客室”邀请了四位参加本次市“两会”的代表、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开展热烈讨论,为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建言献策。
  提升辐射带动力,增强全球竞争力
  聚焦点1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是一项新的探索、新的实践,需要对标国际同类型城市,对标国内一线城市,对标行业产业通行国际规则与标准,以增强城市功能、提高辐射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创新、开放为引领,从人口、经济、文化、贸易、创新、交通等多维度对标,持续提升长沙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长沙在全国乃至全球城市竞争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长沙晚报:长沙应如何增强城市功能、提高辐射服务能力,提升城市竞争力?
  谢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符合长沙未来发展实际,《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了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天心区作为长沙的中心城区,也是省政府的所在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应为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担当重任。
  对天心区而言,我们首先要通过传统商贸服务业提质、发展现代金融来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标国际同类型城市及国内一线城市,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其次,天心区将围绕打造智能制造中心的目标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目前,天心区暮云经开区的地理信息产业园已经开园,去年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就在这里召开,地理信息产业来势非常好。我们与中科院合作的中科遥感园计划于今年下半年竣工,预计通过四到五年时间实现300多亿元的产值,这个辐射作用是很强大的。最后就是大力发展南部新城,结合暮云片区实现天心经开区的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南部片区的良好生态,建设健康养老产业园,发展智能制造和健康养老服务业。
  唐建新:长沙高铁新城是新区新城,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回顾2016年,新城围绕高铁初步形成了快进快出的交通体系;高铁站东广场建成投入使用,联通磁浮、高铁、地铁、航空港,真正意义的交通枢纽形成,随着沪昆高铁的通车,今后高铁站日均流量应在20万人次以上;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主场馆竣工,成为湖南会展产业新高地等,交通枢纽辐射作用正在发挥。
  国家中心城市必须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所以要打造交通物流中心。目前,黄花国际机场迈入“双跑道时代”,跻身全球百强;京广、沪昆高铁在长沙“十字交会”,今后国外的客人也可通过这个门户、枢纽直接进入中国的中部。
  徐海:提升竞争力很重要的就是靠创新,因此要高度重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充分发挥中高端人才的辐射带动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目前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省会城市第四,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排位,说明我们原创的成果还是非常多的,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这些原创成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长沙的985高校集中,让这些重点高校的学者教授们将科研成果从书橱里搬出来,对打造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将起到重要作用。我所在的中南大学就以经世致用为理念,目前在湖南已经打造了三个科技型的上市企业。我个人也是做新材料研究的,成果已成功在宁乡经开区转化,也算有些心得体会,希望政府有更多政策引导和平台搭建,大力促进产学研合作。
  曾理:我个人理解国家中心城市至少有两个大要求,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在全国具有可以引领、辐射、集散的功能;第二是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上的引领作用。
  从打造创新创意中心的角度而言,我认为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就要将独特的文化传播出去。长沙有非常独特的文化优势,就像长沙县是湘绣发源地,我们就以湘绣文化为载体,融入动漫元素设计产品,或者通过客户现场体验古代绣楼的方式发展湘绣相关产业,这样的带动作用非常强,也非常有竞争力。由此可见,从文化角度提升竞争力,最关键的就是避免同质化竞争,要充分挖掘长沙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善于打造系统的产业体系。
  发挥人才优势 打造文化“软实力”
  聚焦点2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目标变为现实,要加快“三大升级”,促进产业转型,增强竞争力;推进“三大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新动力;实施“三大提升”,建设品质长沙,增强承载力;突出“三大拓展”,扩大深度开放,增强吸引力;完善“三大体系”,改善民生福祉,增强凝聚力。
  长沙晚报:报告已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指明了清晰的路径,请问各位嘉宾,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如何发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

  谢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怎么把经济做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战略定位和清晰的发展思路。天心区将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利用好区位优势,争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我之前讲的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此外我们还将着力做好两方面工作,首先是打造两个商圈,通过五一商圈、长株潭商圈提升商贸服务业,体现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中的担当。其次是加快三大板块建设,即加快建设底蕴深厚、产业繁荣的长沙外滩,功能完善、服务高端的省府新区,生态优美、产城融合的暮云片区。目前天心区围绕三大板块建设已经铺排重点项目53个,开展了百日攻坚行动,三大板块互相比拼来势良好。第三就是充分利用两个经开区、两个国家园区这四大平台,把文化与经济、文化与金融、文化与现代服务融合起来,把创新创意文化做好就是为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努力的一个部分。
  唐建新: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很明确,定位也很高。作为高铁新区,我们在完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中应该要承担使命,我们接下来将围绕打造“开放崛起新高地、中心城市桥头堡”这一目标开展工作。
  首先是在功能和产业布局发展上下功夫。做好融合统筹,将临空、临铁、临港优势全部整合起来,形成整体;战略方面补缺补短,将科技金融、智慧物流发展起来;创新引领方面,则要通过抓好高端物流总部基地等项目,真正参与国际竞争。
  此外,我们主要在四项工作上抓落实,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打造交通物流中心贡献力量。在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在提升功能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交通功能、门户功能、开放功能、辐射功能;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我们2017年初步铺排了71个项目,总投资涉及270多亿元,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城市生态建设、景观建设功能,进而提升形象品质;在产业上引进和培育上下功夫,重点发展商务经济、会展经济、总部经济,重点培育科技、金融、智慧仓储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千亿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徐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核心,长沙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好人才的作用。长沙从2014年开始实施“3635人才计划”,对储备中高端人才、服务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意义重大。经过两年多时间,已有200多名中高端人才入选该计划,这是值得欣慰的。
  这里,我谈两点小建议,一是进一步采取多种的宣传形式,推广“3635”这样好的人才政策,切实有效地扩大政策的影响力,二是引进人才后,要留得住、用得好,这就需要从各种角度来满足引进人才的“获得感”,进而更好发挥人才作用,推动长沙转型创新,服务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 
  曾理:从一名从事文化产业的政协委员角度,我认为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尤其是打造创新创意中心,首先要发挥自身优势,独一无二的湖湘文化资源是我们的优势,中部联通的地理位置是优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文化创意事业发展的政策也是优势。其次,要把文化做成文化产业,文化本身是同心圆的核心,从这个核心向外可延伸出更多的内涵。这样一来,消费者消费的就不是单一的文化产品,而是整个文化产业,满足的是更加丰富的精神需求。
  创新已成为长沙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创新。因此,我认为文化创意板块,要有自我保护的前瞻意识,可以把本地一些独特的文化符号形成一种文化品牌,通过专利注册等形式进行保护,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更为强大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