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当前位置: >媒体报道

拍电影,考量湘绣“前世今生”

2017-03-04


    湖南日报记者 陈薇

    2017年3月4日 湖南日报第11版报道

    近日,采访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湖南湘绣城集团总经理曾应明,只因他是电影《国礼一号》的总策划。

    一个湘绣艺人,为何想起要策划拍摄电影?

    曾应明坦言,当他拿着电影剧本征集大家意见时,大部分熟人并不看好他投资拍摄这部电影。得知电影的编剧是曾应明的女儿曾理,更有熟人直言相劝:“妺子拍电影,那是烧钱。老爸赚钱不容易。不要‘崽用爹的钱,心不痛’。”当时,这对父女面面相觑,感激之余倍感压力。

    最终,这部电影还是启动开机了。

    曾应明说:“我认为,拍摄《国礼一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更有社会价值。这3个价值中只要有一个得到实现,这部电影就是成功的。”

    聊天中,记者发觉,谈及湘绣史,曾应明是一个绕不过的人。

    一门五代皆从事湘绣,在湖南湘绣史上并不多见。曾应明一家应是特例之一。湘绣传世珍品《荷鹤图》的绣稿,就出自曾应明的曾祖父曾寿山之手,曾应明传承了这一份“湘绣情缘”。从这个角度看曾应明投资《国礼一号》,似是顺理成章。

   20世纪80年代初期,湘绣曾创下了最高年份出口额500多万美元的辉煌。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湘绣出口严重受阻,国内市场逐渐萎缩,一些湘绣老厂不得不关门。1996年8月,曾应明所在的长沙县湘绣厂宣告破产倒闭。人去楼空,一片寂然。

   “湘绣流传到今天,为什么会陷入生存困境?原因就是产品结构的失误。高高在上的价格,使得湘绣失去了市场生存的基础。湘绣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手工工艺产品,这就注定湘绣行业应当走大众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绝不能走价格高、销路窄的精品化道路。”回忆往昔,曾应明感慨万千。

    20世纪90年代“下海”的曾应明,创办湖南湘绣城。他坚持走大众化湘绣之路,不仅扩宽了湘绣市场,收获了事业丰收,也赢得了个人荣誉。2006年被评选为全国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010年5月被评为湖南省“文化产业领军人物”。

    记者得知,身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当年湘绣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遭遇一波多折。

    “首批推荐名录公示时,苏绣、蜀绣、粤绣纷纷入选,唯独少了湘绣。我们都很震惊。经过多方分析,我们认为,湘绣落选是因为其申报材料准备不够充分,绝不能因为申报材料不充分而留下遗憾。”曾应明透露,湘绣落选后,在省内引起轩然大波,相关职能部门、民间组织、湘绣企业、专家纷纷积极行动,为湘绣鼓与呼,并整理了一份湘绣申报补充材料,上报给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

    “遗产推荐名录的公示期为30天。公示期后,评审委员会将对公示项目进行复议。大家都翘首期盼着湘绣能榜上有名。直到看到正式名录上的‘湘绣’名字,我们才吃下了这颗定心丸。”

   曾应明认为,湘绣是否成功入选,事关湘绣的兴衰。“如果湘绣没有入选,它的历史地位将被其他绣种取代。如果真是这样,那不仅是中国刺绣业界的悲哀,更是湖南湘绣的悲哀。我们这一代湘绣传人,是湘绣这个产业链条中的一环。不使这个链条断裂,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令人欣慰的是,正是因为有曾应明这样一群湘绣人的守望,古老的湘绣并未因时代的发展淡出世人的视线。经历2000多年的发展,湘绣成为仅次于苏绣规模的绣种。

    曾应明的女儿曾理,如今扛下了传承湘绣的家族使命,帮助父亲打理湘绣城的业务。从小耳闻目染湘绣艺术,身为湖南省少数既懂绘画艺术、又能刺绣的青年工艺美术师,曾理的视野更具国际性。将湘绣故事搬上大银幕,是她极力主张的。在她看来,湘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千百年来很少有人系统地宣传它。

    曾理说:“我非常热爱湘绣这一传统艺术。湘绣艺术不仅需要继承传统,在新时代下更应有新的发扬。我希望通过《国礼一号》这部电影,能将湘绣的魅力传播开来,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手工艺。”